登录  |  注册

最大降息来临,历年降息后票价涨跌情况如何?

时间:2024-03-02 09:13        阅读量 350

2024年2月20日,中国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在3.45%不变,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4.20%下调至3.95%。

01

历年LPR降息与票价影响情况

 

自LPR改革以来,除本次LPR降息外,一共经历了10次降息。其中有6次降息后,票据利率开始了震荡下行。2022年5月20日的这一轮降息,与本次非对称调整操作类似,均是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下调,有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提振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银行信贷投放的增长。而银行信贷投放向好,则会抑制银行端对票据资产的需求,同时在实体融资需求释放下,企业开票意愿或随之提振,票据市场供需力量将呈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为票据利率上行提供一定支撑。在降息之后,货币政策仍会继续稳健宽松,逆回购及MLF等政策利率或存调整空间,同时央行或继续推动存款利率改革,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综上,2月下旬票据利率或前低后高,趋势上涨后回调,月末上涨。

02

本月LPR降息传递信号

2019年8月,央行实行房贷利率的新政策,住房商贷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此外,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LPR和房贷的关系为:房贷利率=LPR+基点数,央行公布2月的LPR,5年期的利率下降了25个基点,从4.2%降至3.95%,创下最大降幅,房贷利率下调25个基点。

5年期以上LPR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准。5年期以上LPR下调,可以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偿付成本,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同时有助于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偿付成本,激发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效发挥稳投资和稳房地产的作用,市场信心或有所提振。

 


03

附件

附件1: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公文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一、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三、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走期评估调整。四、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五、自即日起,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六、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监督管理,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督促各银行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附件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调整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15号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对场内外LPR报价行进行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了LPR报价行,调整后的LPR报价行名单如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